Search

生仔要考牌的專頁近來出了兩篇頗有爭議性的文章,一個媽媽把在餐廳看到孩子迷沉電子奶嘴,視線緊緊盯著電子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生仔要考牌的專頁近來出了兩篇頗有爭議性的文章,一個媽媽把在餐廳看到孩子迷沉電子奶嘴,視線緊緊盯著電子屏幕,同時張口由媽媽餵食的事件寫下。另一邊廂,又有另一位特殊孩子的媽媽訴說運用電子奶嘴之必要。當有很多家長留言回應:一餐飯時間讓孩子看看電話/ iPad 一點也不過份;家長也有疲累、想靜一靜的時刻;討厭那些自以為很會教育孩子的媽媽,對別人的教養指指點點;別人怎樣做根本不會影響發文者,多管閑事;以為不給孩子電子產品(不開喇叭)、不會騷擾到別人的家長,其實與孩子在餐廳聊天交流也是一樣的吵。大家紛紛列舉了很多好處:孩子可以快快吃飯、不會製造麻煩讓人拍片公審、媽媽可以休息片刻或專心做其他事情,彷彿電子產品真是家庭的必備良藥。

我不是一個嚴謹緊張的媽媽,孩子不時可以喝口可樂、吃些糖果、看看 Netflix、家裡也有 Switch,個人覺得有限制有訂立規矩就可以了。不過我從來不會一上車就遞上電話、一到餐廳坐下來就立即架好 iPad 等等,卻著孩子多帶本書,無聊的時候可以看。我是全職媽媽,跟孩子 24 小時相對,也有很累很想不被打擾的時刻,但是不想一開始倚賴了電子奶嘴,享受過電子奶嘴的便利舒適,以後就無辦法掉轉頭了。我經常到公園發現,竟然有孩子到公園都看著 iPad,就因為他一人,然後整個遊樂場的孩子都圍著他盯著他的屏幕看,滑梯鞦韆都沒有人玩。又或者家庭聚會、朋友聚會,其中一位小孩看著電子產品,然後所有相識不相識的其他小孩都擠在一起,大家視線都聚集於這片屏幕上,期間大家都沒有走動或玩遊戲或好好溝通交流。開初,一餐飯一程車的時間只是開始,打後需求只有越來越多。

一直認為,趁著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好好把關,不過看完其他家長的留言,才發現原來自己才是另類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